好像有一扇门阻隔了他们和别人……
他们和其他小精灵们有一点点不一样
世界上有这样一群独特的小精灵
你
好
呀
...
人们通常叫他们——自闭症患者。
他们不太会表达自己,如果很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,也可能只是悄悄地拉着你的手走到那个东西的面前……
但他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,还是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这个小世界既像保护他们的壁垒又像阻碍他们的屏障。
有时候人们会叫他们——星星的孩子。
可是有一天,一个叫NAO的伙伴走向他们。
他向他们展示喜怒哀乐该怎么表现,引导他们向他学习。
--“举起双手欢呼可以表示你很高兴噢!”
--“挥舞小拳头可以表示你有点生气噢!”
--“如果遇到不舒服不满意的事情垂着头揉揉眼睛噢!这表示你有点难过有点悲伤...”
--“如果觉得厉害或者神奇可以上下摆动你的头噢!”
没错,这个叫NAO的小伙伴是一个AI机器人。
NAO机器人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人类治疗师,而是为了采集孤独症患者的大量信息。
比如,孤独症患者行为数据的记录、作出相关表情的记录等等。
当然,这都是“深度学习”的结果。
研究者通过大量研究分析人们喜怒哀乐产生的动作和表情,然后程序员给机器人编程,机器人进行深度学习后再向患者展现。
35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参加了这项研究,其中17名来自日本,18名来自塞尔维亚,他们的年龄在3岁至13岁之间。
在进行实验的35分钟时间里,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对机器人做出反应,从一开始普遍表现出的不感兴趣,到最后兴奋地在房间里蹦蹦跳跳、拍手、大笑甚至触摸机器人。
研究者Rudovic说:“大多数治疗师都很难通过几秒钟就让孩子对他们亲近起来,而机器人往往花几秒钟就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”
经过深度学习的机器人,能更自然地感知孩子的行为。
深度学习系统使用分层、多层次的数据处理来改进其任务,每一个连续的层数都比原始的数据抽象一些。
Rudovic说,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深度学习的概念一直存在,但最近才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实现这种人工智能。
深度学习已被用于自动语音和对象识别程序,使其非常适合理解面部、身体和声音的多个特征的问题,从而理解一个更抽象的概念。比如自闭症患者的行为和状态。
在很多人心里,编程都是冰冷的、没有感情的。但是你看这个NAO机器人,他只是默默地陪在孤独的小精灵们的身边,一点点教他们喜怒哀乐,试图把他们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,难道不觉得很温暖吗~
或许一行行的代码看上去没有感情,但敲出一行行代码的人还有这些实验的研究者,一定一定有一颗可爱和温暖的心。
所以摒弃那种程序员都是死板的、代码都是枯燥乏味的陈旧观念吧。希望今后的AI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,给需要的人送去帮助和温暖!